全国仅三所院校开设,女性学专业如何走向主流?
2016年6月,全国湖南女子学院毕业典礼。院校业何 (视觉中国/图) “我们是开设女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女性课?”2013年,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大一的学专《礼仪与修养》课上,学生们针对授课内容发出疑问。走向主流 已经是全国九年前的事了,但李思依仍旧印象深刻。院校业何三四十人的开设教室里,穿着优雅知性的女性中年女老师放着一页页PPT,标出女性领导者在不同场合下合适的学专妆容、穿着及仪态举止。走向主流几位同学提出异议,全国“这样的院校业何课程背离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 彼时,开设那群大一新生刚刚接触女性学,她们对于自己专业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成为自己所定义的女性。 老师的态度也很开放。那堂课结束后,班委发放了一份问卷收集意见,系主任和任课老师专门组织了一次开放式辩论会,讨论女性学的学生是否需要学习女性礼仪课程。 在中国,女性学曾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兴学科。它起步于1980年代,又随着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而落地生根。但它的学科建制在很长时间内徘徊不前。2022年8月底,山东女子学院新增的女性学专业迎来第一批学生,29人,清一色女生。该校女性学教研室主任李桂燕感叹,这“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准备”。此前,中华女子学院和湖南女子学院分别在2006年和2012年开设了这一本科专业,授予法学学士。 女性学学者常常提及的话题是,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她们也无法说清,建制与否,究竟哪条路走得通。 家长们常常询问的问题包括:女性学学什么?招不招男生?毕业后去哪里? “女子院校如果没有女性学专业,就没有抓手。”负责主要申报工作的山东女子学院教授王慧表示。 女性学的学科建设始于本世纪初。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规定,要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课程。此前的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在社会学下设立女性学硕士专业方向。 山东女子学院在2003年就设立了女性学导论课程,一门面向所有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同年,又成立了女性学教研室。 尽管课程建设早有基础,“但关于女性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还没统一,这影响到专业和系的设立”,王慧说。 师资力量分散也是一大棘手问题。女性学要求老师具备社会性别意识。但这个领域横跨社会、法学等多学科,“老师多来自其他学科专业,有时甚至用男权视角分析女性议题”。 尽管已有两个院校先行设立,王慧还是希望“等到条件稍微成熟”。她希望培养出一批“在观念上不接受传统”,并且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事女性与社会发展工作的学生。 然而,学科设立与否直接关系到人财物资源的获得。如果女性学只是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没有自己专业的学生,专业归属感往往不强。 在教育部门,决定专业是否开设的评估指标多是社会需要。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孙继静曾参与该校女性学专业的设立工作,她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更看重“整体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在她看来,女性学如果“我还以为是淑女班嘞”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攀比、说教、控制,年轻人逃离扫兴亲戚
- 共克难关!遇暴雨列车避险停车,列车员哽咽安抚乘客
- 影视股全线飘红背后:加快电影审批进度
- 半年内三受刑控,特朗普还有机会重返白宫吗?
- 辅助生殖进医保前夜:政策细则待定,服务价格先涨
- 国家医保局: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
- 旅游搭子踩雷,反套路社交也会被套路?
- 连长孙金龙:“不断适应新战场”
- 网信办对知网(CNKI)作出网络安全审查行政处罚,罚款5000万元
- 工作人员回应体育场顶棚被台风掀落:没有很严重,都可控
- 杀死自己的孩子?韩国“幽灵婴儿”背后的残酷现实
- “价值观决定教育的水准”:一群教育者对内卷的反思
- 除了爆火的烧烤,淄博还有什么美食?
- “大家都在赌”:453分捡漏上广州大学,校方“措手不及”
-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何泽华决定逮捕
- 8年干出900亿估值,“步步高系”复制下一个极兔
-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13枚军用卫星
- 台风“卡努”逼近我国东部沿海将现持续风雨 东北仍需警惕强降水
- 摩洛哥强震死亡人数升至2497人丨滚动
- 内蒙古审计:挪用义务教育经费2.65亿元,18名公职人员入股银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