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原标题: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工作量大
有一位走失者是厦门“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用人面孔
成果可喜
这种寻人方式正式使用两三个月,已帮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 见习记者柯笛)走失6年多的脸识流浪陈女士,终于与家人团聚了——在厦门市救助管理站中,别系身材瘦小的统寻团聚她,紧紧揽着妈妈的亲名肩膀,翻看手机里的女昨老照片。
昨日,家人救助站中的厦门四名女性流浪人员,在工作人员的用人帮助下,和家人团聚。脸识流浪此外,别系最近还有五名男性流浪人员也成功找到家人。统寻团聚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亲名今后还会陆续有喜讯传来,女昨更多找不到家人的流浪人员,都有望回家了。这多亏了我市救助管理站与警方携手合作,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帮助流浪人员寻找家人。
现场
六年苦寻 亲人终团聚
怔怔地彼此看着对方,记忆打开泪匣子,血脉亲情让他们彼此靠近。她慢慢搂紧了母亲的肩膀,六年来第一次找回了家的温暖。母女二人依偎着,一同翻看手机里六年前的老照片。
她姓陈,她的弟弟说,他们是翔安人,姐姐小时候智力正常,但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有时会自说自话,后来需要吃药控制,“六年前姐姐出嫁后,在婆家走失,只知道是一天晚上离家后就再也没回来。”
六年来他们始终未放弃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前天,他们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欣喜若狂,立即赶到救助站。说话间,心绪起伏的陈先生忍不住落泪。
陈女士一家刚刚团聚,与她同村、同姓、同年走失,目前同在救助站内的另一名女性流浪人员,也迎来了自己的亲人。由于丈夫腿脚不便,大伯与侄儿前来接她回家,虽然六年不见,大伯一进门,这位陈女士就紧紧拉住他的手笑了。侄儿说,婶婶智力有些低下,六年前与小叔在翔安坐公交时,误以为到站就提前下车了。小叔发现后回头寻找,就已经不见人影了。六年来,家人也曾多方查找并刊登寻人启事,没想到如今才在救助站重逢。
两名女子的家属都握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反复说着感谢。
幕后
案头千份资料
正在逐一排查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以前他们寻找流浪人员的家属,主要靠口音判断、寻找他们身上的字条、查找他们身上是否有家人的联系方式等。“这些流浪人员往往很难直接说出有价值的信息。”工作人员说,只能通过报警、登报寻亲、在民政部寻亲网录入人员信息、请警方提取DNA等方式进行查找。近期开始与警方合作,推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流浪人员进行比对。
具体的流程是: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接下来再由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比对、筛查。救助站工作人员说:“除了明显的差异,比如性别、年龄差距明显的,其他相似的结果,我们需要挨家挨户联系,询问其家中有没有人走失。如果有,就发照片让家人辨认。”
人脸识别并非减轻工作量,事实上是寻找线索、圈定范围,接下来的工作依然十分烦琐,需要比对的资料堆满了工作人员的案头。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位走失者是“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面孔。
目前单是女性流浪人员,就有一千多份通过人脸识别传来的材料正在排查中,加上男性流浪人员的材料,那就更多了。不过,辛苦是有回报的,这种寻人方式正式投用两三个月,目前已有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是个非常好的开始,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浪人员有望尽快回家。
流程
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
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
救助工作人员比对、筛查,找人
(责任编辑:军事)
-
昨日,记者从厦门交警获悉,今年以来,厦门共有20人被处以终身禁驾,年龄最小的仅24岁,年龄最大的52岁。因被处以终身禁驾,意味着这些人这辈子都和方向盘无缘了,终身再不能驾驶机动车。数据显示,今年1月1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6月6日,记者从万平口景区管委会获悉:今年的“端午”小长假,万平口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 “针对节日期间游客、车辆数量猛增,工作压力大的实际,景区提前准备, ...[详细]
-
本报讯记者曹伟通讯员杜祥林)近年来,市公安局以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协同民政、计生、司法、妇联等部门和单位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滕聿刚)6月12日上午,2011年日照市公开选拔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和副科级干部工作笔试在市金海岸小学进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焕涛到考点进行巡视。笔试过程中,秩序良好,顺利完 ...[详细]
-
卫生监督员在对泳池水质进行监督抽检。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刘蓉 通讯员陈微微 供图/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为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市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市卫生计生委的工作部署,我市各级卫生监 ...[详细]
-
本报西安讯记者 夏立君)6月11日下午,市政协“陆桥万里行”书画摄影联谊交流采风团抵达西安。12日,采风团一行在西安市政协领导陪同下,参观了西安市政建设及多处文化景点,并特别参观了正在举办的“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6月10至12日,2011年全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组一行3人来我市检查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检查组在五莲等地对我市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召开汇报会,听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6月6日,记者从万平口景区管委会获悉:今年的“端午”小长假,万平口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 “针对节日期间游客、车辆数量猛增,工作压力大的实际,景区提前准备, ...[详细]
-
东南网8月3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集法宣)公司欠款4970万元,被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封厂房并拍卖。然而,公司副总经理却将厂房擅自出租他人,导致涉案厂房无法顺利移交。昨日,集美法院发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6月7日,备受社会关注的2011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我市共有15123人报名参加,比去年减少2614人,其中普文3822人,普理7461人,艺术(含艺术文、艺术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