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万亿资产背后的战略定力透视中信银行业绩“含金量”
“总资产超9.5万亿元;营业净收入同比上升3.8%;净利润同比增长2.3%。含金量”这组亮眼数据,资产来自中信银行近日发布的背后2024年成绩单。
同时备受关注的略定力透,还有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年报发布会上的视中精彩观点。3月27日上午,信银行业在中信银行总部大楼,含金量方合英携管理层就2024年业绩回答分析师和媒体提问。资产他表示,背后2024年,略定力透中信银行交出了营收利润“双增”、视中存贷量价“双优”、信银行业不良拨备“双稳”、含金量对公零售客群量“双升”的资产成绩单。
“营收增长不是背后依靠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实现的,而是通过更优的业务结构和更精细的管理来实现的,这增加了营收增长的含金量。”方合英娓娓道来,匠心入微,字字珠玑。能够明显感受到,中信银行均衡、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形象愈加清晰。
营收利润“双增”,息差跑赢大市
息差下行,营收增速放缓......当一系列行业性趋势摆在各大银行面前时,穿越周期的稳健成为经常被提及的经营要点,是测试银行经营业绩“含金量”的试金石。
何为“稳”?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信银行2024年仍然保持了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在银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普遍放缓,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下降的大环境下,中信银行营业净收入2136.5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85.8亿元,同比增长2.3%。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信银行营收的正增长,使利润增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何为“健”?与同业银行利润和拨备覆盖率普遍“一增一减”的情况相比,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增长1.84个百分点,达到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提升增加了利润增长的“含金量”。如果把效益和资产质量指标放在一起比较,中信银行2024年营收、利润、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四项指标均实现正向变动,这在A股上市银行中屈指可数。
上述一系列成绩都是中信银行对“稳”与“健”的诠释。作为同业中最早提出“稳息差”的银行,即便在市场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中信银行也毫不动摇坚持“量价平衡”经营哲学。
2024年,中信银行继续从存贷两端发挥合力,存贷款增长与价格变动实现了“双优”,2024年净息差降幅为近五年最低,连续三年跑赢大市。
在业绩发布会上,方合英总结道,银行最终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通过“稳息差、拓中收、稳质量、拓客户”齐抓共治,中信银行效益增长的逻辑越来越清晰,同时这一逻辑也不断通过经营业绩得到了验证和加强。
聚焦“五个领先”,业务格局更趋稳固
“一家银行如果结构是合理的,发展越快越好,反之则不然。”在近年的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高管多次强调,业务结构是衡量一家银行成长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的核心标准。
2024年,中信银行发布了新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全面建设‘四有’银行,跨入世界一流银行竞争前列”的战略愿景,提出实施“五个领先”银行战略,即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
在规划执行首年,中信银行牢牢把握“中信协同”这一独特优势,在零售、对公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中信银行纵深推进“零售第一战略”,提升公司业务竞争优势,强化金市业务价值贡献能力,三大板块营收占比接近4:4:2,“三驾齐驱”的业务格局更趋稳固。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在“财富管理、综合融资、交易结算、外汇服务、数字化”五个领域都树立起中信特色。
2024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近2万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创9600亿元市场历史纪录;交易结算金额与活跃客户数站稳同业前列;国际收支、结售汇量、跨境电商规模突破历史新高;科技投入超百亿,“业技数融合”“敏捷组织变革”带来的效能正在加快释放……
“2024年,我们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更是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资本实力、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中信银行稳健均衡可持续的发展面更加清晰、更加鲜明,三驾齐驱的格局更加成型,发展增长更有逻辑,构建起特色化的综合经营模式。展望2025年,我们将延续价值银行经营理念,遵循规律,加强逆周期管理,有信心跑赢大市,向跨入一流银行竞争前列目标迈进。”方合英说。
风控能力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在近年来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银行实现稳健经营、长远发展的核心就在于要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既要满足不断提升的金融服务需求,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2024年中信银行迎难而上、难中求成,资产质量稳健向好。业绩报告显示,该行不良贷款率1.1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达近10年来最好水平;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上升1.84个百分点,达11年来最好水平。
中信银行表示,加固内控合规体系,风险管理既要善于“应对变量”,更要善于“驾驭变量”,既要精于“处置风险”,更要精于“经营风险”,让风险管控不断减少“价值消耗”,提升“价值创造”。
近年来,中信银行坚持“稳健审慎”“质量为重”,追求滤掉风险的收益。先后实施了行业研究、授信政策、审批标准、营销指引、资源配置“五策合一”,建立了专职审批人、“两个主责任人”等机制,坚持“能力为本”“与时俱进”,主动迭代健全风控体系,提升管理能力。
面对2024年银行业零售风险压力上升的大趋势,中信银行提早从机制、准入、模型、处置等多方强化管理,37家分行全部配齐内嵌风险主管,第一时间强化“风险+业务”联防联控机制,并及早处置不良。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零售资产质量已边际好转,预计2025年零售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健。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跨越“10万亿”资产里程碑前的中信银行,既振奋于自身的发展壮大,又深感使命责任的愈加厚重。
中信银行表示,将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信力量”。
(责任编辑:教育)
-
海峡网8月2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陶小莫/漫画)只要花988元认购一台“共享按摩椅”,每天就有60元的收益,竟然有这等好事?躺着能赚钱?昨日,厦门市反 ...[详细]
-
-10号楼居民翻墙出入。厦门网讯文/图厦门晚报记者 杨莉莉)不仅大门被铁链锁住,连小门也一并锁上,想从这里经过,只能翻墙。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前埔前村社有人将进出居民楼的通道 ...[详细]
-
海峡网8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厦门一小伙沉迷游戏,花15410元“买”虚拟游戏“金币”,结果钱没了,游戏币 ...[详细]
-
-10号楼居民翻墙出入。厦门网讯文/图厦门晚报记者 杨莉莉)不仅大门被铁链锁住,连小门也一并锁上,想从这里经过,只能翻墙。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前埔前村社有人将进出居民楼的通道 ...[详细]
-
▲每年的攀岩世界杯,都能吸引大批观众来现场观赛。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文/图 本报 记者 路鹏宇)2016年,特房集团继组建厦门第一个职业化羽毛球俱乐部之后,再一次助力厦门市体育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厦门& ...[详细]
-
海峡网8月2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陈巧思/图)日夜赶工,砌好一砖一瓦,让你们在踏入大学校门前,看到一个全新的家。吕坚汛和许莹莹的家,从8月中旬动工以来,老宅、新房都有了新模样,焕然一新。 ...[详细]
-
海峡网8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钟炳祥/文 陈巧思/图) 进入8月以来,某些自媒体散布的厦门房价“崩盘论”一度甚嚣尘上,把厦门推到了风口浪尖。“说厦门楼市崩盘,只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市教育局要求各区要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的黑白名单。建立黑白名单的范围是面向普通中小学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用大白话说,“白名单”是“ ...[详细]
-
海峡网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张桂燕 文/图)昨天8点05分,万石山隧道进岛文屏往演武方向距离出洞口540米处,一钞票押运车撞到右侧隧道壁发生交通事故。随后,公路人员、交警部门、消防队员、救 ...[详细]
-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林丽萍)新机构挂牌已经一月有余,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大企业税收服务工作,集美区税务局从简政放权入手,优化办税流程,持续提速减负,合出办税“加速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