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变“植数”为“植树”的创新探索
前人栽树,植数后人乘凉。次变创新现如今,为植植树造林,探索已成为我国每个公民的植数法定义务。在日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次变创新进程中,如何植好这棵“树”,为植并使其发挥出综合的探索生态环保效益?对此,日照有着精彩的植数作答。
——牵手科技创新。次变创新日照与中国林学会、为植山东省林业厅共建5000亩中国(日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区,探索打造全国一流的植数“现代林业科研示范基地、暖温带地区特色植物展示基地、次变创新国家良种与新品种培育基地、为植林业科普与休闲观光基地”;
——结合“旅游富市”。坚持林中增香添彩、林下广撒鲜花种子,日照聚力建设“山间竹海”和“林中花海”;
而通过“一林一特色、一果一产业”有效探索,借助土地流转、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日照在促进林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由此,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林水会战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依托创新融合发展,日照探寻到了林业与绿色生态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了良好愿望与科学态度的完美结合。而一个个项目、产业的运作成型,也不断集聚出了港城生态发展的新动能。
在“林水会战”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围绕破解“钱从哪里来、管护机制怎样理顺、良好愿望与科学态度怎么结合”等问题,日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创新铸就出了绿色发展的“日照模式”。
“手中无米,唤鸡不来”。要将具体工程落到实处,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此,日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风向标”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制订优惠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投资林业。据了解,全市社会资本造林21亿元,占造林总投资的80.7%。
植树造林“三分在建,七分靠管”。今年48岁的常仁波是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护林员队伍的一员。每天,他至少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完成两项工作,一是查看树木情况,二是预防山林火灾,而像他这样的森林防火护林员和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等“多员合一”的专业工作人员,日照有2000多名。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日照建立起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护林防火体系,仅去年冬天,全市在森林防火方面的资金投入就达2500余万元。
而在组织领导的保障方面,日照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强化督促检查,实行协同作战,凝聚起了绿色发展共识,汇聚起了生态建设合力。
记者感言:不尊重客观规律,树苗栽下不管理,只见“数目增”,不见“树木长”……在全社会齐抓植树造林工作的同时,“植数”的概念浮出水面。
日照人深知,植树造林滋养的是自身的生命带,受益者是每一个人。因此,如何真正让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杜绝“植数”现象,被提上议程。近年来,日照建立“工程化”模式、走好“科技型”路子、用好“市场化”手段、促进“融合式”发展,在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记者 孟祥燕)
- ·厦门各校花式“家长作业”被叫停 提倡体育锻炼获点赞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全国药物滥用监测培训班开班
- ·日照: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日照“门前三包”有较大改善 部分区域仍存问题
- ·全民健身!厦门近千市民徒步感受十公里湖海风景线
- ·上半年日照市邮政快递产业完成业务收入1.84亿元
- ·汽车爆胎撞飞万平口大桥栅栏 交警迅速到场进行处置
- ·日照火车站暑运7月1日起共计62天 加开3趟进京列车
- ·脐带脱垂短时内可致妊娠终止 厦一产妇2分钟内保住了孩子
- ·日照2016年篮球锦标赛开赛 共有45支代表队参赛
- ·淄博路碧霞湖桥梁正在进行吊装 计划10月1日通车
- ·央视少儿春晚日照选拔赛启动 报名时间截止到7月9日
- ·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关于翔安区翔安西路采取道路交通限制措施的通告
- ·兰州—日照旅游加班航线开通 每周一周日飞行
- ·日照市召开专题会议 部署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
- ·日照市公布污染环境犯罪举报电话0633—799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