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人物|刘加善:创新中的甜蜜生活 正文
时间:2025-05-07 20:06:4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生活
凌晨2点,大多数人睡得正香,刘加善却在这个时刻准时醒来。“自动蜂蛹收割机”“自动摇蜜机”……满脑子的自动产品,在脑子里乱转。“每天这个点,近期想搞的专利产品,就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刘加善开着玩笑。
凌晨2点,大多数人睡得正香,刘加刘加善却在这个时刻准时醒来。善创
“自动蜂蛹收割机”“自动摇蜜机”……满脑子的自动产品,在脑子里乱转。蜜生
“每天这个点,近期想搞的刘加专利产品,就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善创”刘加善开着玩笑。新中
今年56岁的刘加善,是人物日照市第十届政协委员、五莲县养蜂协会会长。刘加
养蜂界的“爱迪生” 已获8项国家专利
在日照养蜂界,提起刘加善,新中几乎无人不知。蜜生
15岁时,刘加善开始学习养蜂。近40年来,爱好钻研的他,一边养蜂,一边实践、研究,先后发明了蜜蜂自动饲养器、养蜂车、养蜂专用集装箱、移动式保温养蜂棚等8项国家专利技术,目前仍有两项与养蜂有关的专利技术正在办理之中。
“我发明的这些专利都与养蜂有关。”刘加善感慨地说,如果不创新,养蜂技术永远停留在原始状态。中国养蜂的历史有几千年了,但是养蜂采蜜的技术还是老传统,在技术上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1980年,刘加善正式开创“甜蜜”事业。
北方还微冷时,他带上十几个蜂箱一路南下,到广东曲江、英德县等地,开始了追花逐蜜的生活。
“当时技术不成熟,采的蜜少,质量也不好,几乎挣不到钱,有时连吃饭都成问题。”刘加善清楚地记得那个年代养蜂人的困境。后来,他遇到一个经验丰富的上海养蜂老师傅,“我立马拜师学艺,整整学了四年。”
那几年,爱创新、肯钻研又好学的刘加善一直在拜师的路上。
“1984年,我又拜浙江的一名老师傅学习蜂王浆提取技术。”刘加善笑着说。
有了过硬的技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刘加善回到了家乡。
“那是2012年,家乡林业生态改善了、旅游业也发展了,我就把养蜂场固定在了五莲县境内的大山里。”刘加善一脸自豪。
虽稳定下来了,但当时养蜂的现状又让刘加善犯了难。
“整个县城仅有几家养殖蜜蜂的,不仅成不了规模,蜂蜜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刘加善回忆,为提升当地养蜂技术层次,他组织成立了五莲县丰盛养蜂专业合作社,免费向蜂农传授养蜂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共享。如今,合作社有养蜂户206户,带动500多人就业,还吸引了潍坊、临沂、江苏等地的养蜂户加入,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
目前,刘加善拥有6个规模化养蜂场,蜂群1500余箱,是省级规范化示范养蜂场。他还注册了“金红樱牌”槐花蜜、樱桃花蜜、杂花蜜、荆花蜜、枣花蜜、栗花蜜等,因蜂蜜纯正,无任何添加成份,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和认可。
发明养蜂车开启养蜂新模式
在刘加善的“甜蜜”发明中,他最得意之作,莫过于养蜂车的问世。
“就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小房子和蜜蜂组合在一起的一辆汽车。”刘加善神采飞扬。
养蜂人都把这个面积不大的小房子,布置得像家一样。床、衣柜、冰箱、电脑、电扇、灯……车顶上装的太阳板,为每一个生活用品用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1年4月,正是各地花开的时节,也是刘加善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他紧紧追随着花期,从南京到湖南溧阳。
“每次从一个蜜源地到下一个蜜源地都要经历雇车、装箱、卸箱等程序,每次花费都得在1000块钱以上,尤其是搬箱子,只能自己和媳妇两人加班加点地干。”刘加善回忆。
其实,养蜂人知道“追花逐蜜”日子都是风餐露宿。
“那时大家都住在帐篷里,地里潮,半夜2点就被潮醒了。”刘加善苦笑着。
睡不着的时候,刘加善就琢磨,路途遥远、追赶花期、人工搬运、住宿不方便,如何能把这些困难都解决呢?
“有辆专为养蜂人用的卡车就好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念头,让刘加善兴奋不已,随即开始了画图纸、做模型的忙碌日子。
一年半的时间,经过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养蜂车面世了。
“以前养蜂搬家的时候,如果是白天,蜜蜂飞出去就回不来了。用了养蜂车后,节省了装卸时间和租车的运输成本,随走随停,从前一年只能赶五六个蜜源地,而现在一年里可以赶十几个蜜源地,多增加40%的收入。”刘加善详细介绍。
有了养蜂车之后,刘加善又萌生了扩大采蜜规模的想法。
通过市场调研,刘加善发现无蔗糖的蜜卖得好,于是他就在老家建立了一个加工车间,通过过滤、杀菌、包装等流水化作业,专门生产无蔗糖的蜂蜜。
“现在有了加工厂,有了这机械化的养殖,比以前自己转场的时候利润能高四五倍。”刘加善加重语气介绍,而他研究的“纯天然无蔗糖蜂蜜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还获得了五莲县科学技术奖。
一个大胆设想 让黄金蜜不再卖“白菜价”
养蜂能手刘加善,在政协委员里算个新人。
“我深知,要想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政协委员,唯有好学善思。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学习,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参政议政水平,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责。”刘加善表示。
面对国内蜂蜜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和进口蜂蜜的增加,蜂蜜产业也受到了冲击,为提高养蜂效益,刘加善主动联合养蜂户走抱团取暖之路。“我作为一名农业界的市政协委员,应按照市政协的要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尽己所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带着乡亲共同致富。”刘加善真诚地说。
刘加善还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利用5—10年时间,实现蜂蜜产业转型升级,把蜂蜜产业发展成为老百姓重要致富产业。
刘加善介绍,五莲气候适宜、蜜粉充沛,非常适合蜜蜂的生长和繁衍。目前,全县有大小蜂场200多个、蜂群1 . 2万余箱,具备发展蜂蜜产业的基础。如今,全市大力开展林水会战,在造就青山绿水的同时,也为蜂蜜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蜂蜜产业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促进果香五莲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从长远来看,蜂蜜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还能增强国产蜂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改变黄金蜂蜜只卖“白菜价”的历史。刘加善满怀憧憬。(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蓓蓓)
欠薪频发,股改维艰: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何以为继?2025-05-07 19:58
让减税降费改革效应尽快显现——专访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曙东2025-05-07 19:58
厦大团队联手腾讯 用人工智能分割肝肿瘤获第一2025-05-07 19:48
三万元现金被“弃”动车上 厦门铁路乘警找回2025-05-07 19:32
27省4892天,2023年沙尘天为近五年同期最多2025-05-07 18:43
第十二届厦门新市民节下午盛大开幕 致敬奋斗在厦门的追梦人2025-05-07 18:32
网络传销案例:以网络商城招代理为饵 一年多吸金1236万2025-05-07 18:23
除夕船票今天就能抢 鼓浪屿航线春节船票今起预售2025-05-07 18:10
力推百亿美元债务重组,只是融创求生的第一步2025-05-07 18:07
2018年厦门消费投诉大数据出炉 服务类投诉首次超越商品类2025-05-07 17:29
同时供职16家公司却从不上班,职业骗薪是如何“捞金”的?2025-05-07 19:42
31日起厦门7条道路先行提速 具体限速值以道路实际限速标志为准2025-05-07 19:25
巧用“袋鼠币”让“废物”变成宝贝 海沧举办亲子文创市集2025-05-07 19:22
厦门黄牛网络抢票以“毫秒”计算,一张票要“辛苦费”80元到100元不等2025-05-07 19:12
未来先进座舱,有哪些“黑科技”?丨2022航展2025-05-07 18:54
厦门高崎机场等地配备移动母婴室 带娃出行更方便2025-05-07 18:47
除夕船票今天就能抢 鼓浪屿航线春节船票今起预售2025-05-07 18:41
春节旅游预订进入尾声 许多市民选择出门度假众多游客将来厦过节2025-05-07 17:58
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今年底交付丨漫热点2025-05-07 17:47
厦门岛内外300条道路绿地将迎每月一考2025-05-07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