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家蚕是研究于黄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证实驯养历史,但其驯化起源地却长期悬而未定。家蚕来自西南大学的起源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绘就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河中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下游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地区
家蚕生命周期各阶段,研究于黄呈现出丰富的证实表型多样性。 (受访者供图)
“野桑蚕是家蚕家蚕的祖先,在长期的起源驯化和饲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河中地方品种。”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介绍,下游目前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地区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具体起源于我国什么地方依然存在争议,研究于黄特别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学证据。
为此,代方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4年,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这些蚕种质资源覆盖了世界“丝绸之路”各主要蚕区,包括47个野桑蚕、205个家蚕地方种、194个实用种和632个突变体,涵盖全世界家蚕代表性种质资源的90%以上。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进行单分子实时DNA测序,研究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家蚕遗传变异信息,绘制完成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受访者供图)
“泛基因组图谱好比是家蚕的‘数字字典’,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样探寻家蚕的表型和基因组密码。”代方银说,对泛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种分布在进化树上家蚕分支的基部,为家蚕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此前在山西夏县出土的蚕茧等考古证据,也与这一结论相互佐证。
“除了证实家蚕起源地,这项研究还在突破家蚕育种瓶颈、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有助于极大提升育种优良基因的挖掘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可实现设计育种,推动家蚕育种优良基因挖掘进入快车道。
(责任编辑:科技)
- 长沙岳麓区教育局通报“小学生被老师打破头骨”
- 东港区石臼街道:党建“红心”点亮民心
- 日照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
- 日照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 多地突发“雷暴哮喘”:半小时内发作,蒿属花粉或为元凶
- 14 岁男童不慎与家人走失 国网莒县供电公司员工热心帮助寻找家人
- 为了“头顶上的安全” 千万别乱扔!
- 园林扮靓生活 城市更有温度
- “8小时睡眠论”被质疑,你每天睡多长时间?
- 中信银行合肥分行顺利投放分行首单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业务
- 工行合肥蜀山支行营业室为农民工上门办卡受夸赞
- 日照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 “一箱箱地抢,不讲价”:海盐只占一成,抢盐潮为何又现?
- 工行合肥分行积极营造 网点服务环境喜庆祥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