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保护人脸信息,我们会走向裸奔时代”
(视觉中国/图) 从2019年到2022年,护人会走有两起关于人脸识别信息的脸信案件备受关注。 第一起案件发生在2019年,息们向裸被告是护人会走浙江省杭州市某野生动物园。当时原告办理年卡,脸信收到动物园通知,息们向裸要求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才能入园。护人会走 一审法院判决动物园删除个人信息,脸信并把年卡里剩余的息们向裸钱还给原告;但这份判决同时肯定,人脸识别设施符合必要性原则,护人会走承认了这种做法的脸信合法性。原告提起上诉,息们向裸被驳回,护人会走后来提起再审,脸信也被驳回。息们向裸(详见南方周末报道《“人脸识别第一案”二审宣判,胜诉的郭兵为何“很失望”》) 第二起案件的判决发生在2022年5月中,天津一位居民因为自己居住的大厦只能“刷脸”进门而起诉了物业公司。他二审胜诉,天津市第一中级法院判令物业删除他的人脸信息,并提供替代的通行验证方式。(详见南方周末报道《不“刷脸”不能进楼,他起诉物业胜诉了》) 2022年6月14日,以这两个案件为引子,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劳东燕进行了名为《网络时代个体的匿名性何以重要》的演讲。这是2010年成立的“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线上讲座系列的第三场,主题与个人数据保护相关。 在演讲中,劳东燕介绍了中国现行的数据保护法律体系,分析了网络数字技术对传统公域、私域分界的影响,并提出从“匿名性”视角出发进行隐私保护。 “匿名的反义词是可识别性,(匿名)可以不顺从、可以有自主性。”劳东燕说,“匿名”的重要性,就在于在众人之中不被识别。她举出了不同例子来说明保护私领域的必要性——健康宝人脸识别与公交系统打通,遍布每个角落的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系统,“如果这样推行下去,你只有在家中的行为才能不被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主动延毕的年轻人: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 日照市整治烟草市场秩序
- 日照今年以来最大降水
- 日照翰林诗书画院成立
- 地铁,做城市的“保姆”,还是城市发展的“引领者”?
- 日照争引住房保障奖补资金8078万元
- 市区普通高中招生第一批次录取结果公布
- 日照职业道德模范受表彰
- 堵车严重的独库公路到底有多美?
- 香店河整治工程基本完工
- 日照港制定全港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达标考评标准
- 国际海滩文化节将亮相日照
- 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科研助理再“扩招”
- 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做客日照新闻网
- 日照港制定全港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达标考评标准
- “海巡11”在日照巡航
- 俄军已控制北顿涅茨克市 乌称首都基辅再遭导弹袭击
- 日照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 开局良好 仍需快马加鞭
- 举办晚会庆祝党的生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