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荔枝“小年”?气候影响是主因

  发布时间:2025-05-07 09:59:2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广东是我国最大的荔枝产区,这段时间,荔枝陆续开始挂果准备上市。记者走访发现,今年荔枝成花率普遍较低,产量明显减少。茂名荔枝种植面积有14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曹江镇的荔枝种植园,不少树只结出 。

广东是小年我国最大的荔枝产区,这段时间,今年荔枝陆续开始挂果准备上市。荔枝记者走访发现,气候今年荔枝成花率普遍较低,影响产量明显减少。主因

茂名荔枝种植面积有140万亩,小年产量占全国的今年四分之一。在曹江镇的荔枝荔枝种植园,不少树只结出了黄豆大小的气候荔枝,部分树上甚至见不到一颗果实。影响

广东茂名荔枝种植户 张翼:桂味、主因糯米糍这些荔枝品种受影响最大,小年很多荔枝花都没见到。今年

在惠州市镇隆镇山顶村的荔枝一片荔枝林,种植了桂味和糯米糍等品种的荔枝树有3000多棵,正常年份产量可超20万斤,但今年开花挂果率偏低,预计产量不到往年一半。为了尽量能多挂果,种植户们正加强管理,裁切多余枝条,保障肥料和水分的供应。

荔枝种植户 秦先生:我们这个果场,目前在整个镇隆都算比较好的了,开花应该到五、六成左右,结果现在预计有七八万斤。

荔枝“小年”现象明显 气候影响系主因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的10个综合试验站覆盖全国58个荔枝生产县,根据专家对这些区域内荔枝生长情况的系统调查显示,今年我国荔枝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影响。

广东作为我国最大的荔枝产区,预计2024年产量87.64万吨,比2023年减产51.22%。根据监测分析,去年7月荔枝采摘后至今年2月,广东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高20.6%,降水充沛使得荔枝树秋梢生长时间长,大部分品种成熟期偏迟。

此外,冬季低温天气不足也是造成今年广东荔枝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低温天气可以诱导荔枝树开花,但去年冬天以来,低温总量严重不足,同时冷空气的间歇期也过长。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陈厚彬:对荔枝成花有作用的过程其实只有去年12月中下旬的那一次,第二次冷空气过程是在1月下旬,那个时候已经接近到花穗分化的一个临界期,超过那段时间再来的低温对荔枝花的作用就不大。

陈厚彬表示,2023年为荔枝生产的“大年”,产量偏高,而今年主产区荔枝产量偏低,属于荔枝生产的“小年”。自1999年全国荔枝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之后,基本每隔几年都会循环往复出现大小年的情况。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因素、气候条件、管理水平以及病虫害等。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陈厚彬:“大小年”的表现,基本每4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就荔枝的管理来讲,可能每一年都要当做“小年”来管理。管理的时候我觉得还是要加强技术赋能,特别我们必须要借助多年的数据积累来为自己提供支撑。

  • Tag:

相关文章

  • 最高法:近期4名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被判刑

    今天4月16日),据最高人民法院消息,近期,已满12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
    2025-05-07
  • 战火下的伊俄“杠杆外交”撬动了谁?丨智库视点

    2024年10月19日,伊朗、阿曼、俄罗斯在印度洋启动联合海军演习,并邀请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泰国等国的观察员参加。在巴以冲突多线外溢、美以“对表”报复伊朗导弹袭击的敏感阶段
    2025-05-07
  • 江西南昌再通报“李某雪事件”情况

    2025年1月11日,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西湖区南浦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再次通报“李某雪事件”情况。通报称,1月4日,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专家组形成最终诊断及评估结论:李某雪患强迫性障碍,特定
    2025-05-07
  • 35家险企,哪家长线赔付能力更强?|2024年度“金标杆”

    保险行业向好的拐点已现。在“报行合一”优化渠道费用投放和预定利率调降促进产品结构优化的共同影响下,保险业负债端成本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在此背景下,寿险业和财险业有哪些新现象?哪家保险公司领跑?在2
    2025-05-07
  • 三四线城市贡献57%票房!《哪吒2》激活县域观影热潮

    昨天傍晚,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累计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成为亚洲首部百亿票房影片,闯进全球票房前17强。据了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从1月29日上映起,票房节节攀升。2月4日创下单日超8
    2025-05-07
  • “造车”之后,小米还能蝉联榜首?丨消费电子科创力排名解读

    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随着AI产品的涌现,消费电子产业的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企业不再主打性价比,而是凭借技术研发、产品创新、销售运营等综合实力进行比拼。2024年,我们聚焦南方周末
    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