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民生 >>正文
我国新增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民生22人已围观
简介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日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第十批世界灌 ...
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国新灌溉工程江苏洪泽古灌区、增处山西霍泉灌溉工程、世界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日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至此,国新灌溉工程我国的增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世界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遗产是国新灌溉工程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的。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增处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世界我国的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国新灌溉工程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增处灌溉效益最突出的世界国家。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最早创建于西汉,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两千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农田达20万亩。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自东汉开始,古人引水灌溉耕作,历代建设水利设施,灌区延续至今。目前,灌区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自唐贞观年间开始便有明确记载,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总面积为10.1万亩。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座古堰。文献记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灌溉面积约3.5万亩。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据了解,与我国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日本、泰国、土耳其等国的15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159项。
Tags:
相关文章
伊朗总统坐的直升机,很可能已经用了50年丨军事
民生这张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024年5月19日提供的照片显示,在伊朗和阿塞拜疆边境地区,载有伊朗总统莱希的直升机起飞升空 新华社/图)根据新华社德黑兰2024年5月20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 ...
【民生】
阅读更多“种树”养鸡“满满都是正能量 九成年轻人网上”务正业
民生▲蚂蚁森林▲相互宝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几天前,80后小普,通过支付宝将一棵梭梭树种到了酒泉地区;两个多月前,厦门白领小燕通过相互宝帮助23人……他们不再是&ldquo ...
【民生】
阅读更多“环球自然日”厦门分站 优秀选手进军全球决赛
民生分站赛现场厦门网讯 (文/图厦门晚报记者 王东城) “因为学习了数列知识,转而接触到黄金分割点,又开始关注各类有关黄金分割点的知识,并收集资料、实物,做成微型科普展览。”昨天, ...
【民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