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庄镇大沈马庄村“第一书记”张永健

为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第一书记事
——记三庄镇大沈马庄村“第一书记”张永健
本报记者 刘玮玮
一棵法桐立在路边,离地两三米处展开的记庄健枝桠上绑着一个旧轮胎,这是镇大庄村张永东港区三庄镇大沈马庄这个拥有2332口人的山村里惟一的文体设施。
“当时,沈马孩子们每天就在这个‘篮球架’下练习投篮。第一书记”2012年4月,记庄健张永健自东港区财政局来到大沈马庄担任“第一书记”,镇大庄村张永一进村就看到的沈马场景让他感慨万千。
“怎么办?第一书记怎么干?”张永健仔细分析了大沈马庄村的现状:除了村前有条河穿过,三面皆山,记庄健山场面积7000亩,镇大庄村张永占全部耕地的沈马70%,村集体收入薄弱。第一书记
“为百姓解决点实实在在的记庄健事。”认真调研之后,镇大庄村张永张永健下定了决心,依靠信息优势,在区财政局的协调下,积极利用惠农政策,先后为村里争引来了150余万元政策性扶持资金,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2年8月,村民活动广场建成,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17件体育健身器材,村民们有了休闲、健身的专门场所;
——治理村前河道2500米,原来被杂树和垃圾堵塞的河流,清理通畅;
——修建了7000米的生产路;新建了村西北塘坝、村北塘坝、村东夏家旺塘坝区;修复村西重力坝潜流1座;
——新发展核桃600亩,打造核桃片;
……
这桩桩件件,是过去一年里,他和村“两委”带领全村父老奋斗出的成果。
6月14日,在新修的生产路上,村民孟庆福开着手扶拖拉机满载麦子从田里归来。“有了这条生产路,麦收不用肩扛手提,比往年节约了一半时间。”
孟庆福家的四亩地全都是村北半山腰的梯田,往年天旱的时候,只能看天吃饭。今年,靠着新修起来的塘坝,村里的麦田全都度过了春旱。“每亩估计得多打200斤小麦。”孟庆福笑着说。
惠民实事的落实,改善的不仅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干群关系也更为融洽。
相关文章
- 越来越多的农业机具出现在厦门的田间地头。(市农业局供图)厦门更多企业采购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图为百利种苗新厂区采用丹麦生产的播种机。 (本报记者张奇辉摄)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雯)厦门正在深入实施乡2025-05-02
- 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莒县探索开展了整合党群部门资源,在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对应设置党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女组织等机构,通过组织联建、阵地联建、制2025-05-02
- 本报讯通讯员 张洪友 宋阳光)市建管处不断拓宽了岗位培训领域,进步加强与我市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力度,开展了在校大学生建筑工程中级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培训考证工作,为他们增添了就业砝码。 市建管处将在校2025-05-02
- ◆热线 今冬试运行期间免费供暖 如个别住户家里不热,需从小区内部管网查原因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昨天是晨刊“暖冬热线”开通首日,截至昨晚6时,本报热线共接到电话90多个,90%以上的电话反映小区没有2025-05-02
- 海峡网10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公交站旁,突然出现大量幼鸟,市民着急得报警。14日晚上,这一幕发生在海湾公交站旁。当晚十点半,陈先生夫妇路过该站点,此时,站牌背后的草丛中,竟有一些灰溜溜的2025-05-02
- 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莒县探索开展了整合党群部门资源,在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对应设置党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女组织等机构,通过组织联建、阵地联建、制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