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互联网+”助跑日照工业转型
日照讯(记者 孙向阳)记者从日前发布的互联网+2015年统计公报获悉,我市工业化与信息化正逐步实现深度融合,工业工业2015年全市6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有信息化建设部门的化信占75%。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57,息化同比增长14%。融合日照
新常态下,助跑转型转型发展成为共识。互联网+“两化”融合的工业工业数字背后,是化信日照工业转型变革的生动实践。
正式运营8个月,息化在线交易额接近22亿元,融合日照注册会员超过1万家——聚化网被誉为化工界“阿里巴巴”。助跑转型
作为深耕塑料、互联网+化工原材料交易的工业工业电商平台,聚化网为原材料供应商提供便捷高效的化信展示销售平台,为购买商提供一站式的采购服务,实现了集资讯、仓储、交易、支付、融资和物流等全部模块为一体的“闭环”营销。
“让在线企业的交易变得方便快捷,这是一个方面,通过平台整合国内中小塑化加工企业,提高行业的话语权、议价权,这才是更重要的”,聚化网副总经理邢茂伟透露,目前公司正计划与刘官庄镇的塑料加工企业合作,助力莒县塑料产业升级。
显然,“两化”融合已成为撬动工业经济转型的强劲动能。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在日照,冶金行业的日钢、化工行业的金禾生化和晨曦化工、机械行业的五征和金马等,都已打造形成行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市有30余家企业信息化累计投资过千万元,70余家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86%的企业建立独立信息部门,80%以上的工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原料采购、商品销售、货款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至关重要。以制造业为主体,我市拟出台《日照市“互联网+制造业”实施意见》,提出以“互联网+”为抓手,深度融合7个传统产业、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应用6种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同时,全市重点筛选五征产业链互联平台项目、三运城市物流配送零公里体系信息化平台等13个“互联网+”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项目总投资14亿元以上。
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推进“互联网+”,目前,我市应用机器人、机械手的企业有26家,使用机器人、机械手共5623件(套),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化工和纺织等。其中,好帮手、裕华两个品牌为我市自主品牌。
今年,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市“两化”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O2O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智慧功能区。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开展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在基础能力建设上,落实好《日照市“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智慧城市重点项目,搭建日照市工业云服务平台。此外,还将健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电子商务规划,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主体,引导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责任编辑:娱乐)
- 广东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Ⅱ级
- 打着健康幌子推送不健康信息 共享体重秤还能好好用吗?
- 31日起厦门7条道路先行提速 具体限速值以道路实际限速标志为准
- 除夕船票今天就能抢 鼓浪屿航线春节船票今起预售
- 中药到底能不能被科学验证?
- 探看历史名园新面貌 厦门中山公园扮靓容颜迎客
- 同安首届“农夫集市”新春购物节周六启动 为期三天
- 去年厦门25人被处终生禁驾 16人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
- 职务犯罪嫌疑人郭柏春被遣返回国
- 厦门一市民在楼顶搭“开放式”雨棚防雨水渗漏遭邻居举报
- 第七届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举行 厦门10位市民登台受奖
- 全球首栋玉石大楼挂牌2A级景区 春节过后将开始收取门票
- 北京优化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 厦门女喜欢买什么?衣服卖出191亿 金银珠宝1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