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开发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氢负离子导体在氢负离子电池、国科燃料电池、学家下超电化学转化池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开发快氢未来有望引领一系列能源技术革新。首例我国科学家日前通过机械化学方法,温和在氢化镧晶格中引入大量的条件缺陷和晶界,开发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负离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导体该研究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国科曹湖军副研究员团队完成,学家下超相关成果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开发快氢 氢负离子是首例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氢载体和能量载体,氢负离子导体是温和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材料。此领域研究面临材料体系少、条件操作温度高等问题,负离是洁净能源领域的前沿课题。 “优质氢负离子导体需要两种特性‘兼得’,即具备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同时具备极低的电子电导。”陈萍介绍,早在20世纪,氢化镧就被发现具有快速的氢迁移能力,但电子电导很高。近年来,科研人员往氢化镧晶格中引入氧以抑制其电子传导,但氧的引入也同时显著阻碍了氢负离子的传导。 陈萍、曹湖军团队创新地采用机械球磨法,通过撞击和剪切力,造成氢化镧晶格的畸变,形成了大量纳米微晶和晶格缺陷。这些畸变可以显著抑制电子传导,使电子电导率相比结晶态良好的氢化镧下降5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对氢负离子传导的干扰并不显著,从而获得了优异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更为重要的是,此项研究实现了氢负离子在温和条件下(零下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超快传导。此前的研究中,氢负离子导体只能在300摄氏度左右实现超快传导。此外,团队还首次实现了室温全固态氢负离子电池的放电。 “许多已知的氢化物材料都是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团队建立的这种材料工程策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有望助力氢负离子导体研究取得更多突破。”陈萍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传统制造企业拥抱AI 从广交会看中国“智”造出圈
- 见证30年·日照友好城市展示|日照市与铜雀区交流合作情况
- S220上跨鲁南高铁公铁立交桥半封闭施工,请注意安全或绕行
- 1天24小时,岚山在发生什么......
- 台风“马鞍”来袭,快收下这份台风防范指南
- 连云港路一路段半封闭施工,请车辆、行人绕行
- 本周日照有降水,周日气温明显下降,秋凉请添衣
- 2019年山东省科协年会在日照开幕
- 新华全媒+|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体验“未来科技” 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 日照最新停电公告来了!请提前做好准备~
- 日照发展成就展受热捧
- 票价一元!11月4日日照开通公交57路
- 高校开除作弊学生被判败诉,为何多因“程序问题”?
- 日照机场冬航季新增5个航点,快来看看去哪儿~
- 给力!“绿波带”来了,开车这样走一路绿灯
- 注意!行经日照这四处事故多发点段将提前预警
- 今年世界人口将达80亿!中国人口有七大趋势
- 走进新时代 翰墨写华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照市书画联谊会作品展播
- 2019日照“深潜艇进”世界名校赛艇邀请赛开赛
- 山东省“技能兴鲁”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日照机场开幕
- 搜索
-